资源预览,请登陆下载Word 文档,全站免费下载 历史教育教学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HI,阳光 于 2014-7-4 13:24 编辑
A报道国内外大事 B.传播商业信息 C.娱乐大众 D.宣传政治主张 25.下列关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打破了战后相对稳定局面 B.只有美国实行了对经济的干预 C.各国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D.许多国家卷入到关税大战中 26.下列关于“福利国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福利国家”制度是由政府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B.“福利国家”制度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 C.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 D.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不断扩大福利的规模 27.“我曾修过一条铁路,使它运行,它与时间赛跑;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我曾建过一座塔楼,直逼太阳,用了砖瓦、铆钉和石灰;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工。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这是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非常流行的一首歌。这首歌流行的背景是 A.工业革命造成贫富两极分化 B. 摇滚乐作为流行音乐在美国风行 C.自由经济带来美国经济的普遍繁荣 D.经济危机造成工人生活贫困 28.20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出现了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某种经济形态,它属于经济体制范畴,是在基本经济制度既定的条件下,为促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而由一系列有机联系并互相制约的机制、制度、组织、决策等方式而形成的复合体。这种经济是 A.“混合经济” B.计划经济 C.市场经济 D.“新经济” 29.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新殖民主义者”的主要工具是( ) A.廉价商品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先进制度 D.雄厚资本和高新科枝 30.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 ) 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D.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 二、非选择题: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31题12分,第32题16分,第33题12分,共计40分。) 31. (12分)近来,钓鱼岛撞船事件影响持续发酵,中日关系出现严重危机,不禁让人回想起历史上的中日关系的曲曲折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三 “35年前,中日老一辈政治家顺应历史潮流,做出战略决断,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从此揭开双边关系的新篇章。35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战略决断造福了两国和两国人民,也促进了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温家宝出席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 钓鱼岛位于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处。大陆福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东偏南约385千米(208海里)处。 (1)材料一的诗写于哪一年?日本是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3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意义。(4分) (4)对于日本政府2012年的非法购岛行为,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当今的中日关系?(3分) 32.(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问。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己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企业产生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签订以后,中国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之后有了比较快的发展,1912—1919年出现了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此后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化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 ——朱伟东《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宋代出现了哪些近代经济因素?(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民族工业在1912—1919年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6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为何把这一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2分) 3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度遭到严重的破坏。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春秋以至战国的整个历史阶段内,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贵族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摘编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二 18~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圈地法案,共圈地269万公项,1790年前后英国开始使用打谷机,以后使用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粮食总产量1700年为3.175百万夸特,1845年为18.665百万夸特(夸特:计量单位)。 ——中国英国史研究会编《英国史论文集》 材料三 美国的经济在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之间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大量的粮食和各种原料通过铁路和轮船运到美国东部和欧洲西部那些正在迅速发展的城市中心。同时,数以百万计的移民为美国实业家和农场主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进一步扩大了国内市场。 ——摘编自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13-2104学年高一文理分科测试历史试卷.doc
(367 KB, 下载次数: 0)
|